阅读历史 |

第136章 进步的速度(2 / 4)

加入书签

这让他有些后悔当初为了不让别人起疑心,没有从文科转到理科去了。

刚穿越过来的时候,什么都不熟悉,谨慎如狗。

毕竟是高二就文理分科了,高三再换到理科去,太莫名其妙。

陆严河仔细分析了自己的这三科,其实丢分的地方还是基础不牢靠。

没办法,满打满算也才两个月的时间,他能考到这个水平,已经是他拼尽全力的结果了。

后面还有八个月的时间,他相信自己可以赶上来。

学习是有窍门的,没有找到窍门,那就只能下死功夫。

陆严河每天晚自习的时间基本上都花在了文综三科上,用大量的时间去补自己的基础。

然后,他也开始搜网课了,网上很多大神都会录视频,讲解一些关键的知识点,感谢这个时代,只要自己想学,有很多便利的条件。

直播间的观众从他们中十三中的学生那儿得知了陆严河靠进了年级前两百以后,都被陆严河这个进步速度给震惊到了。

三次考试,从年级五百多名考进了前两百名,这真的有点夸张了。

-

这让陆严河忽然想到了一部电影,当初上高二的时候,班主任在他们班上用两节晚自习的时间播放了一部日本电影,叫《垫底辣妹》。

这电影讲的就是一个日本女高中生用一年的时间考上庆应大学的故事,陆严河当时是个相信学习要靠日积月累的学生,对这种励志故事不感兴趣,也觉得这完全就是电影式的虚构青春励志。

直到电影播完,他们班主任告诉他们,这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

“人的潜力是无穷的,永远不要觉得为时已晚,只要你肯开始。”

这是当时他们班主任说过的话,陆严河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与其说是那部电影带给了陆严河非常大的触动,不如说是班主任的这句话。

陆严河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他能把语数外学好,凭什么学不好政史地?

而十一月份,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也陆陆续续地开始了。

陆严河不用参与其中,但班上的氛围都被它给影响了。

每个星期都有同学请假离开,去参加自主招生的初试,之后还有复试,甚至是三试。

有人初试通过,有人初试就被刷下来,不同的结果带来了一种叫做残酷的气氛。

大家都提前感受到了明年六月份高考成绩出来之后的那种气氛。

郑美淇拥有两所高校自招的推荐资格,但最后却纷纷被淘汰,她来学校的时候,眼睛都是肿的,估计哭了一晚上。

琳玉通过了庆贺大学自主招生的初试,复试在十二月底,另一所大学也在初试就被淘汰。

反而是陈怡,报的复交和仁实两所大学,都通过了初试。

陈钦报的两所是最后举行初试的,他初试回来时,已经是十一月底,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

“北方真的太冷了,都下雪了。”他说。

陈钦报了庆贺和仁实,结果庆贺被淘汰,仁实过了初试。

每一个人的情况都不同,每一个人的人生命运都在悄然间发生改变。

陆严河置身事外,却莫名感到一阵时间的推背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时间忽然就开始变得很快。

九月份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反而让十月和十一月都显得乏善可陈。

然而,乏善可陈才是高三生的生活常态。

另一方面,李治百和颜良的工作节奏都忙碌了起来。

颜良都要去参加艺考了,还被周平安一周两个商演的安排着。

到了十一月份,各种年底的活动都来了,促销,公司商演,庆典活动,等等。

陆严河很难得跟他们见一次面。

然后,就在这个时候,秋灵又带着一面锦旗来了。

这一次,陆严河都没有提前收到消息。

秋灵说:“两个多月前,我们市里发生了一件非常恶性的案件,出于保密规定,不能告诉你具体是什么情况,但是,因为你送来的那个U盘,才帮助我们破了这个案子,抓到了相关的嫌犯,没有你送来的那个U盘,我们都不知道在我们城市里有那么恶性的事件发生,所以,这是代表我们市局发给你的第二面见义勇为锦旗。”

陆严河再一次在老师和同学们的代表下,一脸懵逼地收下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二面锦旗。

宋校长的嘴都笑咧了。

又一面见义勇为锦旗!这不仅是陆严河的荣誉,也是十三中的荣誉啊!是十三中学生培养得好啊!

陆严河的第二面见义勇为锦旗被官方报道,他又一次上了社会新闻。

陆严河很诧异,这一次竟然没有人通知他的经纪公司。

锦旗授予仪式结束之后,他小声问了一下秋灵,秋灵说:“通知什么,反正都是要解约的公司了。”

陆严河立即反应过来,这是秋灵上次听说了他跟周平安的事情之后,故意不通知的呢。

“谢谢秋灵姐。”陆严河说。

秋灵笑了起来。

“我刚才跟你班主任聊天,你最近进步很大啊。”秋灵说。

“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