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0章 电影世界(1 / 2)

加入书签

白鹭也不想留学,或许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自己一个人来到成都没觉得彷徨,但去海外?白鹭想想都觉得自己可能会很难过,想到这个,白鹭突然想起何欣和自己说的事,干脆给宿舍的小伙伴分享一下。

“初中时,我妈和我说过他们单位同事儿子留学的事,不过不是怎么出国,而是他儿子在德国留学遇到的麻烦。

他儿子第一年在德国留学,圣诞开始放假的时候,他才发现那边所有的商店和饭店都放假了,他自己完全没经验,宿舍里根本没囤吃的,只好给他爸打电话,说等假期结束,还有十多天,自己可能要饿死了。

他爸去买了两大箱方便面花了800多的空运邮费给他寄过去,好在空运还比较快,总算没给他饿死。后来他爸都叹气,说是两箱方便面还没邮费的零头贵,但没办法,总不能让自己儿子真饿死吧。”

“不是吧!德国人这么死板?放假,商店和饭店都不开门?这不是正好赚钱的时候吗?”吴蓉的声音透出她的不解。

唐蜜也笑着说,“看来他那个在德国留学的儿子没和同学打好关系,发生前没人提醒,发生后没人支援,啧啧,是理工科的吧。”

这角度,白鹭自己没想过,她之前只想过邮费真贵啊!那时候的八百多,不对,就是现在的八百多也很多了。

关于对留学的讨论就这样被打断了。

白鹭第二天在上课时间也去了外文楼,她对日语没有兴趣,但她有了新的想法,或许可以在外文楼提高一下自己的英语水平。

在拦住一个年轻老师讲述了自己的想法后,对方笑了,“正好,我们这有一个新型的英语班,就是看英语原声电影学习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使用习惯,更口语化,也更贴近现实。”

白鹭听了很高兴,急忙问具体情况。

原来是每周差不多三到五天的晚上,播放一部英语的原声电影,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选择观看,教室的位置有限,需要提前来确定位置。

“一个月有20部左右的电影,学员可能不能每次都来,不过不要紧,我们是用卡片的方式记录的。”老师拿出一张硬纸做的卡,上面排列着上下并排排列着两行方块,

“每看一部电影就在一个方块上打个洞,如果当月没用完,就可以下月再使用,其实就是这个硬纸卡片是可以跨月使用的,当年内都有效。”

“那有老师讲解吗?”白鹭问了一句。

“没有噢,”老师笑着摇头,“这个主要就是兴趣,要靠自学。”

白鹭有点儿明白了。

这其实就是和文化路上那些录像厅抢生意嘛。

这两年,文化路上不少地方都开始在开办录像厅,这和80年代末那种几十个人挤在一个小房间里看的电视不同,是相当于一个迷你的小型电影院,一个小厅能坐大约三四十个人,座位是皮革的,和电影院的椅子很相似,前面是一块四五米宽的幕布,影片画质和厅内音响通常都还不错。

最重要的是,这些录像厅里都有空调,在夏日炎炎或寒冬里,是不少学生最爱的娱乐方式,毕竟在电影院里看一场电影的钱,可以在这里看三场。

白鹭想明白了,还是觉得自己可以先买一个月的卡片,至少这里的电影是全部经过筛选的类型,而且,如果一年要放上百部英文原版电影,那么,肯定可以看到很多经典的老电影。

文化路上的录像厅可都是放最新影片、甚至有些比电影正式上映还早一些的,根本不会放老电影。

有了这个原声电影卡片,白鹭每周会花两个晚上去看看电影,具体时间不固定,只看自己喜欢的名字,是的,白鹭之前基本没有机会接触那些国外的电影,更不论很多有着历史的老电影。

在这里,白鹭看了《卡萨布兰卡》、《魂断蓝桥》,《罗马假日》,也看了《云中漫步》、《惊情四百年》,还有《美国往事》、《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E.T》……

这些电影有五十年前的老片子,也有这几年的获奖或评价高的新电影,有爱情、战争、外星人,还有对人性的思索。

白鹭不知道选片的标准,不过好看就行。

看了这么多电影或许对她的英语口语并没有多少提高,但却给白鹭打开了不一样的世界。

在白鹭沉溺于电影世界的时候,宿舍里的几人也在默默发生着变化。

章雅瑛和最初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刚到学校的时候,章雅瑛打扮老气,皮肤总像是不太干净的样子,说话粗哑大声,口音重的让人很难听懂。两年过去,章雅瑛的衣服早已有了现在大学生的样子,青春靓丽,皮肤也慢慢清透起来,原来章雅瑛的皮肤并不算黑,就算不是很白,也算是很正常的肤色了。

章雅瑛在宿舍里待的时间越来越少,不是去学习,就是利用长假期去看自己的男朋友,两人虽然是一个地方出来的,但好像还是挺黏糊的。

大二开始,章雅瑛和读师范的老乡开始了频繁的联系,周末会骑上自行车去狮子山那边玩,白鹭觉得章雅瑛对师范大学周围好吃好玩的地方比联大还熟悉,说起来都眉飞色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