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4 重要(1 / 2)

加入书签

一位是出生名门,十四岁就被誉为是百年难得一遇的象棋奇才。  而另一位则是出生贫寒,天赋不但平常,就连成为职业棋手这个在很多人眼里不算艰难的小目标,也都是历经各种磨难才能勉强踏入。  他们的比赛,就像是国王与乞丐那般,虽有噱头,但似乎彼此的结局就被早已注定的那样。  没人看好东东,不但是因为她在这次考核中表现并不是那么出众,更多的还是因为华夏棋院作为华夏近代以来最正统的象棋学院,它身上可背负着无数棋友们的期待。  而李天道更是背负着整个棋院的期待。  ……  李天道此时已经走上了舞台,少年老成的他,其实在内心挺震撼刚刚钱囍所展示的惊天棋力。  但他的脸上却依然挂着平淡,波澜不惊的笑容。  经历了无数风雨的他,早已学会把很多东XZ在心中。  尤其在这个互联网冲击传统文化的时代,他身为华夏棋院最后一名出线的选手,他身上背负的东西,早就让他习惯了面对未知的挑战。  他也其实并不怕输,更不怕丢人。  但他却不能输,也不能丢人。  因为,自打他成为棋院状元的那一刻起,他就肩负着振兴象棋这四个沉重无比的大字。  振兴象棋。  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也不算太难,可是这四个字一边说一边做却很难。  李天道在这些年见过太多打着振兴象棋棋号却行着苟且之事的人。  他也见过太多努力去振兴象棋,最后结局却落得穷困潦倒的人。  这些形形色色的人,让李天道在少年时曾出现过很多次迷茫。  他,分不清象棋究竟是该说,还是该做。  他也分不清,象棋该如何去振兴。  他更分不清,自己走了这么多年象棋,最后究竟是自己对生活说上一声将军,还是让生活对他说上一声将军。  他也曾经在少年时,为了这个问题,询问过他的三位师父。  而他的三位师父也给过他三种不同的回答。  他嫉恶如仇的第一位师父,对他说,想要振兴象棋,那就必须要学会做。  说再多,不如去走上一盘好棋让观众体验到象棋的魅力。  而他的第一位师父也是这么做的,但他的结局,却只能是在棋院里担任一辈子助教的工作。  他已经四十多了,嫉恶如仇的他,眼里揉不进一粒沙子。  也因此,他的人缘并不好,晋升之路,也死死卡在助教这个位置之上。  他算不上穷困潦倒,但他大概也算活的很失败。这么传统,这么正直的他,到了中年却没有享受过甜美的爱情还有太过真挚的友情。  他啊,就算无数次对着生活喊着将军,但转头来却也只能蜗居在棋院里的老师宿舍里,与棋院里流浪的猫狗为伴。  他啊,也只有在面对着那些和他一样找不到“家”的流浪猫狗,才会思考着自己这些年究竟是做的太多,还是压根就“没做”。  李天道的第二位师父,给出的回答,就是象棋必须要先学会说。  他是一个圆滑的人,也是一个幽默的人,他很擅长处理人际关系。  也因此他在棋院里左右逢源,三十来岁就当上了棋院主任,管理着大大小小的几百名老师和学生。  他也算得上是人生赢家,他的月薪高达两万,虽在首都没有家,但他却相信自己能在首都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拥有一个家。  他很会说话,也会很讲棋,他更会处理人际关系。可就这么优秀的他,偶尔也会在棋院里看着一位中年男人喂着流浪猫狗的笑容,露出深深的嫉妒。  他啊,或许,也曾经和这个男人一样发过誓,想要做个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男人。  但生活却总是对着这些遵守誓言的人不停喊着将军。  久而久之,这些遵守誓言的人大多也慢慢妥协了。  有人说这是成熟,也有人说这是改变。  但奇怪的是,很多不停改变,已经成熟的人,总会在深夜里梦见曾经遵守誓言的自己,那个为自己而活,为了誓言而活的影子——又是多么令现在的自己充满着向往。  李天道的最后一位师父,给出的答案,则是一边做一边说。  他,也是这样度过自己象棋人生的,他的人生也曾经经历过残酷还有潦倒。  但不同于前两个师父的是,他的第三位师父,总会是在被生活喊出将军后,重振旗鼓,重新与生活下着一盘新的象棋。  他的第三位师父,棋力也算不上太高,职业生涯的胜率也就只是五五,可就这样听起来平凡不出众的人,却连续三届坐上棋院院长的宝座。  不仅是他的这位师父,就连自象棋协会建立以来,很多任象棋协会会长都算不上是天下无敌的象棋高手。  他们啊,也大多在职业赛场上战绩平平,但他们却有着很多职业棋手所不具备的素质以及勇气。  这些人,可都是在无论生活对他喊出几次将军的情况下,他们全都有着重头再来的勇气!  李天道的第三位师父,也正是一个充满勇气的男人。  在棋院精心培养的女状元,远渡重洋背叛棋院之后,他第一眼便相中了当时还不算出众的李天道。  他曾并告诉他,象棋不仅要做,也要说。  他还告诉了他,一个人是出生寒门也好,还是出生名门也罢,至少从象棋角度来说,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未来的人生,去做出决定如何落子,去做出决定如何取舍。  哪怕我们的人生最后的结局是被喊出了将军二字,对于我们这些喜欢象棋的棋手来说,我们还有着无数次可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