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期(2 / 2)

加入书签

结底不过区区一个异象罢了,即便是真的神鬼之物,我亦是不惧。”刘备道。

“主公如此,属下亦是自当跟随。”

神鬼之物,刘备不惧,诸葛亮亦是不惧,一路跟着刘备走来的老臣老将们,亦是如此。

这些日子雨下起来仿佛没个头,外面时常下着朦胧细雨,不过今天是个好天气,天晴树碧草连天。

微风轻拂而过,有大雁自北而来。

而与此同时一起到的是那来自荆州的一封封信件。

刘备看了许多,正在拿起一封来自关羽夹杂在此中的一封信时,外面传来消息,“禀主公,方镜以出异象!”

此情此景,刘备当即起身前去。

而同刘备前去的亦是有不少,而听闻了此事若无事自前去后,更是有人想设法抽出来点时间,一同跟随。

本来以为都没有什么希望了,眼下竟是还此一遭!

如果那真的是后世的话……

但凡有机会,谁不想看看到底自己是否青史留名呢?!

而且就关于之前所说的事情,不少人都有几分探究之心,又或者想知道到底是谁才是最后可依之人。

假如一切真的可以证实,对于某些士族而言,刘豫州的确很好,但是假如有更好的,也不是不能换,改了益州显然不可能,但是举家搬迁还是可以的。

虽然这个时候三家都已经定了大局,但是怎么说也能够有些从龙之功在。

若是能够把这件事情禀告上去,那更是无上的功劳!

当然,如果是刘豫州那就更好了,毕竟刘豫州待人接物,也还算是不错的,别的不说,就说和刘璋、刘焉相比刘豫州实为仁主。

而且他们到底已经被刘璋与刘焉甚至包括张鲁其人及麾下,消耗了不知多少财力物力。

以及,真说是迁出去,所消耗的人力财力,那也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没人喜欢背井离乡,狐死首丘,更何况是人。

真说是出去了,若不能更进一步,唯一能够指望的那也就是收复失地了。

只是真的到了那个时候,自己一族能不能分到更多的东西,还有没有位置,那都是两说了。

这里面的东西,实在多之又多。

即便是各人心思不一,但是到底要考虑的还是很多的。

对于这些东西,不仅仅是刘备一方有这么想的,其他两方的士族,也并非全都是铁板一片,那般坚不可摧。

众人齐汇聚方镜之前。

那个只在最开始听见过一回的女声道,【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方镜之中再一次回到了最开始的状态,上面的画面恢宏壮阔。

山河湖海,江山壮阔,尽在一小小方镜之上。

那熟悉的女声开口道,【大家好,正巧今天没事,给大家直播看三国,久等了。】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根据三国志以及民间故事写的小说,这里面有真的,也有虚构。】

【不同于正史上,作为历史小说的三国演义就比较戏剧化了。】

女声说着,画面上也在上演着打斗与其他声响,只不过上面的人脸或多或少有些看不清,但是总的来说不耽误什么。

【三国演义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诗是明代大才子杨慎所写,被用作三国演义的开篇,当然这个最开始是没有的,毕竟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时候,别说杨慎了,杨慎他爹都没生出来,这首词是明末清初的毛伦、毛宗岗父子加上去的。】

【但是不得不说,两者放在一起,实在珠联璧合。】

“明末?”刘备。

“清初?”孙权。

“的确好词。”曹操点头。

【不过排除掉这首词,三国最开始那句话是——】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一言以概之,算是点了通篇,毕竟三国的故事就发生在东汉末年到三家归晋的过程。】

【刘备:什么东西???!!!】

【孙权:晋是什么???】

【曹操:再说一遍?!】

方镜中下位置,三个留言,霎时蹦出来,醒目至极。

插入书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